10月4日,灵武市马家滩镇的广袤土地上,一座占地350亩的现代化危废处置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中。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紧张有序地作业。这里便是宁夏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的建设现场,也是自治区重点环保项目的攻坚前线。
目前,项目土建工程已进入收官阶段。其中,由宁夏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刚性填埋场混凝土主体结构完成96.4%,办公楼、研发楼等辅助设施整体进度达80%;宁夏第二建筑有限公司负责的锅炉房、综合泵房等单体工程完成90%;宁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焚烧车间、暂存库等也已完成70%。厂区外网、道路、围墙等配套工程正同步推进,整体形象日渐清晰。
焚烧车间内施工更为精细。回转窑、二燃室、余热锅炉等核心设备安装已超过90%,烟道、引风机等辅助系统也进入收尾阶段。“焚烧系统已完成66.4%,预计10月具备点火条件。”投建方宁夏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我区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危废处置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5亿元,一期处理规模每年达6.3万吨,涵盖焚烧、物化、填埋、资源化等多条处置路线,建成后将全面提升银川乃至全区的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
从图纸走向现实,从荒芜走向成型,这座“硬核”环保工程的每一步推进,都在为我区的生态安全与经济增长注入绿色动能。“我们正全力冲刺,确保10月完成土建与设备安装,12月底实现联动调试并取证投产。”宁夏交建投所属宁夏德坤环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刚介绍,项目年底投产后,将成为我区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关键支撑。(记者 李峰)